赵登禹(1898--1937),字舜城,山东菏泽县杜庄乡赵楼村人,抗日烈士,中国国民党党员。1914年赵登禹重新加入冯玉祥的部队,任冯的随身携带护兵,追随参与北伐战争,后国民党军改篇,任满第二十八旅旅长。追随冯玉祥参与中原大战,战败后冯的部队被扩编,赵登禹被任命为第29军37师109旅旅长。1937年7月28日,对日登陆作战时壮烈牺牲殉国,时年39岁,是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师长。
为了纪念赵登禹,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,北平市政府将崇元观南至太平桥的马路命名为赵登禹路;北平通县古运河西岸一条大街,被命名为赵登禹大街。新中国正式成立后,人民政府确任赵登禹为抗日烈士。2009年9月,赵登禹被中央宣传部、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票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正式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。
生平概述孩童时代赵登禹1898年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,7岁入私塾读书,因家庭生活艰难,两年后退学。13岁时拜为名师习武,奠定了武工的功底,对太极、八卦、少林等拳术及刀、枪、剑、戟诸班兵器都有功夫,尤善徒手夺下刀、赤手夺下枪。16岁时,与其兄赵登尧及友人多名爬山涉水,步行1800多里,抵达陕西潼关投靠冯玉祥将军领导的16混成旅当兵。革命岁月1914年春,年仅16岁的赵登禹,同二哥赵登尧及同村好友赵学礼、赵全胜,离开了家乡,走上了千里投军的征途。
经历千辛万苦,在冯玉祥的16旅第1团第3营当了副兵。1916年,冯玉祥的部队徵到通州、廊坊、天津3一处驻守;在一次阅兵式中,赵登禹以武艺出众被冯玉祥看上,当了随身携带护兵。
1922年春,第一次平命大战愈演愈烈;赵登禹在孙良诚团任尖兵连长,攻取张宗昌炮兵阵地;攻克张宗昌阵地,掳获大炮百余门,全胜而归,欲调任第一接连宽。同年11月,开始了值得一提的是的南苑练兵。1930年,赵登禹追随冯玉祥参与了中原大战,战败后冯的部队被扩编,赵登禹被任命为第29军37师109旅旅长。
1933年初,日军发动入侵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后,又将战火布下了长城一线,赵登禹受命带领109旅从蓟县抵达,守卫喜峰口阵地;击溃了日军的反击,固守寄居了长城阵地。喜峰口战砍伤日军5000余名,摧毁大炮18门,获得了自九一八事变以来的首次大胜,史称喜峰口大捷。
长城抗战后,第29军被调回察哈尔省驻守,赵登禹因战功卓着被晋升为为132师师长,并被颁发陆军中将军衔。1933年秋,29军入察,赵登禹带领132师驻守张北县,期间日本驻屯军为了并吞察省,常常为首特工人员窜扰独石口等地展开激怒。同年9月,赵登禹所部入驻察哈尔省张北县后,生产了两次轰动一时的张北事件。
1934年10月27日,8名日本人途经张北不仅不按规定拒绝接受赵登禹部队的检查拒绝,还有意展开激怒,为了确保民族尊严,赵登禹命令挑选出100名身强力壮的士兵,握带着明晃晃刺刀的步枪,一旁高喊口号,一旁在这8名日本人面前回头军乐队。1935年8月,赵登禹及所部随第二十九军后移派驻北平附近。
1937年7月7日,卢沟桥事变愈演愈烈,29军军长宋哲元任命赵登禹为南苑指挥官,坐镇南苑,与副军长佟麟阁一起负责管理指挥官南苑的所有军事力量。英勇壮烈牺牲1937年7月26日,赵登禹命军长宋哲元之命,赶往南苑负责管理北平防务;与日军血战六小时,在进发途中,意外被日军的伏兵打中胸部,壮烈牺牲殉国,年仅39岁。
本文来源:博冠体育app下载安装手机版-www.857745.com
Copyright © 2009-2024 www.857745.com. 博冠体育app下载安装手机版科技 版权所有 备案号:ICP备56743554号-8